学校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新闻动态

社会工作学院院庆系列讲座第三讲 救助家庭社会工作实践:一项家庭方法论的考察

作者: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10日下午,社会工作学院与科研处联合主办的“1331.c.om.银河游戏名师名家系列讲座暨社会工作学院30周年院庆系列讲座”第三讲以线上讲座形式进行。本次邀请的主讲嘉宾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博士生导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MSW)教指委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童敏教授。童敏教授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民政部课题,主要研究领域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等。本次讲座由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主持。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部分教师相聚云端,共同聆听了童敏教授的分享。

702dcb41d4f245f698d5ce543801de68.jpg

在本次讲座中,童敏教授以“救助家庭社会工作实践:一项家庭方法论考察”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救助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方法,其服务成效对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的意义。童敏教授指出,目前家庭社会工作对家庭的看法有三种,即作为支持环境,作为亲密关系以及作为生存单位,然而,在社工实践中,救助家庭因面临自身功能残缺、关系紧张和能力低下等困难而无法简单地归为以上三类。因此,社会工作实践需要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家庭的内涵,并找到破解这种面临多重困难的救助家庭问题的方法。

童敏教授从我国社会工作实务在2008年遇到的发展契机开始,系统梳理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务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发展。伴随中国社会工作的动态发展,家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正在由主导者变为辅助者,传统的个案、小组等工作方法的作用弱化,再加之原有的家庭服务模式连续性不强、后续巩固不足等,导致家庭社工实践并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救助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实践的重要方法,不仅影响一个个家庭,也影响着社区治理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开展此类工作十分值得探讨。童敏教授首先结合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向同学们呈现了救助对象的自身能力的功能性缺失、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问题的持续性。随后,童敏教授讲述了社会工作者介入的“三步法”:降低生活压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问题的信心以及跟踪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童教授强调一定要做到陪伴式服务,将家庭事务的处理与家庭关系的改善结合起来,在服务过程中做到问题解决与自我增能融合发展。此外,童敏教授还叮嘱同学们家庭是一种场景,是人得以成长改变的场所,家庭问题的解决要从个人入手,以解决家庭成员的问题来推动整个家庭问题的解决,不要把家庭概念扩大化。

讲座最后,同学们与童敏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童教授就同学们在实践和听讲座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了回应。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对讲座做了总结,并再次感谢了童敏教授对1331.c.om.银河游戏社会工作学院的支持。本次讲座是社会工作学院三十周年院庆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后续社会工作学院与科研处还将持续为同学们和老师们举办更多丰富充实的学术讲座。


Baidu
sogou